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简述直翅目、鳞翅目、鞘翅目,三个目的主要特征?鞘翅目与半翅目区别 直翅目鳞翅目鞘

简述直翅目、鳞翅目、鞘翅目,三个目的主要特征?鞘翅目与半翅目区别 直翅目鳞翅目鞘 大家好,关于鞘翅目很多朋友都…

简述直翅目、鳞翅目、鞘翅目,三个目的主要特征?鞘翅目与半翅目区别 直翅目鳞翅目鞘

大家好,关于鞘翅目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不过没关系,由于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简述直翅目、鳞翅目、鞘翅目,三个目的主要特征(简述,太长的不要)的聪明点,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难题,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无论兄弟们的难题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
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

  • 简述直翅目、鳞翅目、鞘翅目,三个目的主要特征(简述,太长的不要)
  • 鞘翅目与半翅目区别
  • 鞘翅目的形态特征
  • 鞘翅目昆虫有哪些

简述直翅目、鳞翅目、鞘翅目,三个目的主要特征(简述,太长的不要)

直翅目:体中至大形,体长100~1100毫米,仅少数种类小形。口器为典型咀嚼式口器,多数种类为下口式,少数穴居种类为前口式。上颚发达,强大而坚硬。触角长而多节,多数种类触角丝状,有的长于身体,有的较短;少数种类触角为剑状或锤状。复眼发达,大而突出,单眼一般2—3个,少数种类缺单眼。前翅狭长、革质,停息时覆盖在体背,称为覆翅;后翅膜质,臀区宽大,停息时呈折扇状纵褶于前翅下,翅脉多平直。鳞翅目:体小至大形。成虫翅、体及附肢上布满鳞片,口器虹吸式或退化。幼虫蠋形,口器咀嚼式,身体各节密布分散的 刚毛或毛瘤、毛簇、枝刺等,有腹足2~5对,以5对者居多,具趾钩,多能吐丝结茧或结网。蛹为被蛹。卵多为圆形、半球形或扁圆形等。 鞘翅目:体小至大形。复眼发达,常无单眼。触角形状多变。体壁坚硬,前翅质地坚硬,角质化,形成鞘翅,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,后翅膜质,通常纵横叠于鞘翅下。成、幼虫均为咀嚼式口器。幼虫多为寡足型,胸足通常发达,腹足退化。蛹为离蛹。卵多为圆形或圆球形。 谢谢采纳!

鞘翅目与半翅目区别

鞘翅目:体躯坚硬,前翅鞘质,静止时覆盖于身体背面,口器咀嚼式,前胸发达,完全变态。通常称为“甲虫”。 半翅目:口器刺吸式,前翅基部增厚为革质,端部为膜质。狭义的半翅目则专指蝽类,相当于异翅亚目。通常称为“蝽”。

鞘翅目的形态特征

体小至大形。复眼发达,常无单眼。触角形状多变。体壁坚硬,前翅质地坚硬,角质化,形成鞘翅,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,后翅膜质,通常纵横叠于鞘翅下。成、幼虫均为咀嚼式口器。幼虫多为寡足型,少数为无足型,胸足通常发达,腹足退化。蛹为离蛹。卵多为圆形或圆球形。 前胸发达,能活动,前胸背板自成一骨片,背板与侧板间在肉食亚目中有明显的缝分开,而多食亚目则两者愈合。前胸腹板为一骨片,其上有1对前足基节窝,该基节窝后缘若被骨片环绕,即称为“闭式”,反之则称为“开式”,此特征常用于分类。中、后胸愈合,中胸小盾片三角形,常露出鞘翅基部之间,中、后胸背板的其余部分为鞘翅所覆盖。中、后胸基节窝的形式,也常作为分类依据。前翅由于角质化,翅脉已不可见,静止时合拢于胸腹部背面,主要司保护虫体和后翅的影响。后翅膜质、宽大、少翅脉,平时纵横折叠于前翅之下,是飞翔的主要器官。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,但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,在功能和形态上也常发生相应的变化。如地下活动种类的前足适于开掘,水生种类的中;后足适于游泳,某些行动活泼的种类其后足适于跳跃等。3对足跗节的数目按前、中、后足顺序排列,称为跗节式,通常是分类的重要特征。如5—5—5则表示前、中、后足跗节均为5节;5—5—4则表示前、中足跗节为5节,后足为4节等。跗节的着生情况通常有两类,一种是跗节5节时,第4跗节甚小并隐于第3跗节之间,称为隐5节或伪4节;另一种是跗节4节时,第3跗节甚小并隐于第2跗节中间,则称为隐4节或伪3节。 头部通常发达,坚硬,胸部3节,腹部10节。头部每侧有单眼1—6个,触角3节,口器咀嚼式。胸部一般有胸足3对,具全部分节,包括明显的跗节和1对爪。腹部无腹足,但有的在第9节背板上有1对骨化的尾突。气门共9对,第1对着生在前胸与中胸之间,其余8对着生于第1—8腹节上。体型一般分为蠋型、蛴螬型和象甲型等3种基本类型。蠋型幼虫体表坚硬,体形扁长;胸足发达,5节,具跗节和成对的爪;触角和口器发达,腹末有能活动的尾须;行动非常活泼,营自在生活。属该类型的主要有肉食亚目、隐翅甲类的幼虫及芫菁科的第1龄幼虫。蛴螬型幼虫身体柔软,肥大而弯曲成“C”形;胸足4节,行动迟缓;具触角,口器发达,无尾须;生活于隐蔽和阴暗的场所。金龟甲类的幼虫属此种类型。象甲型幼虫身体柔软,粗圆,弓弯;触角退化,无尾须;胸足退化或完全消失。如象甲类的幼虫等。顺带提一嘴,还有属于上述3种类型之间的一些中间类型,如金针虫型、叶甲型等。

鞘翅目昆虫有哪些

难题一:鞘翅目的介绍 鞘翅目(学名:Coleoptera)是昆虫纲中乃至动物界种类最多、分布最广的第1大目。种类繁多,体系复杂。这个类群的前翅角质化、坚硬、无翅脉,称为“鞘翅” ,因此而得名。共4亚目(原鞘亚目、菌食亚目、肉食亚目、多食亚目),178科,33万种,属有翅亚纲、全变态类。鞘翅目体型大致差异甚大,体壁坚硬;口器咀嚼式;触角形状多样,10-11节;前胸发达,中胸小盾片外露;前翅为角质硬化的鞘翅,后翅膜质;幼虫为寡足型,少数为无足型。常见昆虫(俗称):天牛、瓢虫、萤火虫、屎壳郎、斑蝥、独角仙、吉丁虫、芫菁、金龟子、锹形虫、叩头虫、龙虱、米象。 难题二:昆虫有哪些 知了。螳螂。蜻蜓。蝴蝶。萤火虫。蜗牛。毛毛虫。蚯蚓。蚊子。苍蝇。蟑螂。蚂蚁。蝗虫。屎克郎。蚱蜢。蛹。蚕。蝉。蜈蚣。臭虫。甲壳虫。七星瓢虫。跳蚤。虱子。娥。揣蛐。白蚁。蝎子。蜘蛛。蝈蝈。黄粉虫。蟋蟀。不知道米虫是不是。希望你能满意哦。嘿嘿。 难题三:防治鞘翅目昆虫的农药及办法 20分 鞘翅目的害虫,在达到防治指标时,要开展防治。不是所有的鞘翅目昆虫都要用农药杀死的。 鞘翅目(学名:Coleoptera),昆虫纲第一大目,种类繁多,体系复杂。 常见昆虫(俗称):天牛、瓢虫、萤火虫、屎壳郎、斑蝥、独角仙、吉丁虫、芫菁、金龟子、锹形虫、叩头虫、龙虱、米象。 它们即有蛀干害虫,也有食叶害虫,还有地下害虫,大多数瓢虫还是益虫。 为害类型不同,防治技巧也不同。 天牛防治技巧 (1)人工防治:利用天牛成虫的假死性,可在早晨或雨后摇动枝干,将成虫振落地面捕杀。或在成虫产卵期用小尖刀将产孵槽内的卵杀死。在幼虫期经常检查枝干,发现虫类时,用小刀挖开皮层将幼虫杀死,发现被害枯梢及时剪除,集中处理。 (2)药剂防治:在新排粪孔内放入沾有30~50倍50%敌敌畏乳油或40%氧化乐果乳油的棉花团,或放入1/4片磷化铝,接着用泥封住虫口,进行药杀。 (3)树干涂白:星天牛产卵多在树干下部,可在树干上涮白涂剂(生石灰1份:硫磺粉1份:水40份),对成虫有忌避影响。 金龟子成虫防治技巧 1、药剂处理草4月中旬于金龟子出土盛期用50%久效磷或50%磷胺等有机磷农药200倍液喷洒树盘土壤,能杀死大量出土成虫,这是一条关键的防治措施。 2、树上喷药 苹果显蕾期用20%灭扫利或2.5%功夫2000倍液或20%快灵1000倍液于傍晚喷施树体和树盘土壤,防效在90%以上。 3、人工捕杀 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,傍晚先在树盘下铺一块塑料布,再摇动树枝,接着迅速将震落在塑料布上的金龟子收集,扑杀或喂鸡,成本低,效果好。 4、杨树把诱杀 用长约60厘米的带叶枝条,从一端捆成约10厘米直径的小把,在50%辛硫磷或90%的敌百虫100倍液中浸泡2-3小时,挂在1.5米长的木棍上,于傍晚分散安插在果园周围及果树行间,利用金龟子喜欢吃杨树叶子的特性来诱杀,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。 5、合理施肥 不施未腐熟的农家肥料,以防金龟子产卵或对未腐熟的肥料用乙酰甲胺膦等有机磷农药处理、灭卵、灭蛹、杀虫。 6、灯光诱杀 铜绿金龟子等具有较强的趋光性,在有条件的果园,可在园内安装一个黑光灯或60瓦灯泡,在灯下放置一个水盆或水缸,使诱来的金龟子掉落在永中扑杀。 7、趋化诱杀 可在果园内设置糖醋液(红糖5份、醋20份、水80份)诱杀盆,进行诱杀,下雨时要遮盖,以免雨水落入盆中影响诱杀效果。 难题四:昆虫种类有哪些 昆虫学家估计现存种类实际在200万~500万种之间。种类最多的目为鞘翅目(Coleoptera,甲虫)、鳞翅目(Lepidoptera,蝶、蛾)、膜翅目(Hymenoptera,蜂、蚁)和双翅目(Diptera,蝇、蚊)。大多数昆虫小型,长一般不到6公厘,但大致相差悬殊。 难题五:昆虫有哪些 我们通常所说的昆虫是指六足总纲的昆虫 其中包括鳞翅目(蝴蝶、蛾一类)、鞘翅目(天牛、甲虫、瓢虫等)、革翅目(蠼螋)、半翅目(臭虫、蝽科、负子蝽等)、直翅目(蝗虫、螽斯)、膜翅目(蜜蜂、马蜂、蚂蚁)、双翅目(蚊子、苍蝇、虻)、蜻蜓目(蜻蜓、豆娘)、蜉蝣目(蜉蝣)、蜚蠊目(蟑螂)、等翅目(白蚁)、同翅目(蝉)、缨翅目(蓟马)、长翅目(蝎蛉)等等,括号中只是举个例子

OK,关于鞘翅目和简述直翅目、鳞翅目、鞘翅目,三个目的主要特征(简述,太长的不要)的内容到此结束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版权声明
返回顶部